CHINA·威尼斯wns8885556|品牌官网

现代化技术如何赋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 发布日期:2025-08-26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健康和功能的核心,其监测与评估是理解生态系统变化、制定保护策略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监测:通过系统性、长期的数据收集,追踪物种、群落、生态系统的数量、分布、结构及功能变化,记录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生物多样性评估:基于监测数据,运用科学指标和模型,分析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趋势、威胁及保护成效,为决策提供依据。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系统是一套整合了信息技术、生态科学、数据管理等多领域技术的综合性平台,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方式收集、分析、管理生物多样性相关数据,为保护决策、监管执行、科研监测等提供全方位支持。它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 “智慧化”“精准化” 的核心工具,尤其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保护地的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生物多样性监测

生物多样性监测既包括传统的实地调查方法,更广泛的是用现代技术的在线式监测的方法。

1、野生动物红外监测

借鉴林草生态系统部门多年红外相机布设技术经验和技术,并遵循生态环境部2023年最新发布的技术导则规范,即《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红外相机技术(HJ 710.15—2023)》,结合自然保护地监测任务和实地状况进行设计布局,设计并布设相应的红外触发相机。

图片 3

2、鸟类声纹监测

目前,声纹监测技术正发展成为野生鸟类、大中型兽类、蛙类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的重要常规技术,在保护区开展的动物声纹监测工作,是全面地摸清该区域野生鸟类以及大中型兽类、蛙类种群数量及变化趋势,获取大量珍贵野生动物音频数据的有效手段。

图片 1

以野生动物为监测对象,通过开展野生动物声纹智能监测建设,一方面可以摸清动物的分布与数量,掌握动物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及恢复力,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动物生态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改善动物多样性的监测手段,推动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建设,实施动物生态的有效监管。

3、卫星追踪

通过野生动物卫星追踪系统,对重点或典型物种的迁徙路径、生活范围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得到科学的保护依据。

卫星追踪器是卫星追踪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采用北斗技术定位,兼容GPS、GLONASS卫星信号,辅以SBAS定位,精度定位最高可达5米, 内置温度、电压、速度等传感器,可采集被追踪野生动物的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温度等信息;具备GSM通讯方式,适应全球范围工作。

二、威尼斯wns8885556生物多样性监管平台

威尼斯wns8885556生物多样性智慧监管平台融合先进信息技术,汇聚多源数据,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全面、动态监管。它借助无人机、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数据,运用 AI 识别技术精准鉴定物种,对物种分布、数量变化等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平台拥有高效的数据管理功能,支持人工调查数据录入与分析,且通过权限管理保障数据安全。其强大的可视化展示,将生物多样性信息直观呈现,为科研、决策、公众参与等提供有力支撑,全方位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同时,平台具备完善的生物多样性评估功能,基于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等多维度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模拟等科学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精准评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变化趋势。

1、生物多样性数据管理

图片 6

1)人工调查管理

威尼斯wns8885556生物多样性智慧监管平台致力于实现对自然保护地人工调查工作的全方位、精细化把控。它为调查工作提供标准化流程指导,从前期规划制定调查方案,明确调查区域、物种对象与时间安排,到执行阶段规范数据采集记录,涵盖物种信息、环境参数等;支持调查人员在线填报数据,上传至平台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完整性、准确性审核,及时纠正错误;能对调查任务进度实时跟踪,显示完成情况,便于统筹协调。

2)物种资源库

威尼斯wns8885556生物多样性智慧监管平台呈现生物多样性本地库及动态更新管理将三有野生动物、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外来物种、特色种质、濒危物种均纳入生物多样性资源库中。依据调查类型、物种分类、时间序列等进行分类存储。可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层级存储物种相关信息,方便快速检索和调用。

提供数据更新、管理,展示各类物种的文字、媒体信息。

3)物种识别管理

威尼斯wns8885556生物多样性智慧监管平台利用先进的红外感应技术和图像识别方法,对自然保护地内的野生动物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测和研究,为野生动物保护和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人工识别和计算机辅助识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物种鉴别。人工识别需要专业的生物学家或保护人员根据动物的形态、特征、行为等信息对照片和视频中的物种进行判断,具有准确性和专业性高的特点。

图片 4

2、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一张图

威尼斯wns8885556生物多样性智慧监管平台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实现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全方位监测与预警。在本底数据层面,将物种分布按不同类群以图层叠加展示,关联生境数据,呈现物种与环境依存关系,支持点击查询物种及生境详细信息与多维度检索,且数据实时更新并可回溯历史。监测预警方面,融合各类设备实时数据,用热图、折线图展示动物活动与环境因子变化,标记设备状态;依据阈值分级预警,以闪烁图标等突出显示,可查看预警详情及应对措施。针对外来物种,清晰呈现分布范围、追溯入侵路径,可查询物种信息、防控措施,划分风险等级并及时推送预警,为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提供全面且有力的支持。

图片 5

3、数据分析与评估模块

种群动态分析: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统计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预测种群存续风险(如是否面临灭绝风险)。

栖息地评估:通过分析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强度等数据,评估栖息地的质量、破碎化程度及承载力,为栖息地修复提供方向(如优先恢复某区域的植被以扩大物种活动范围)。

保护成效评估:对比保护措施实施前后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如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评估政策(如禁猎、生态补偿)的有效性,辅助优化保护策略。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并展示常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如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 - Wiener Index)、辛普森指数(Simpson Index)、物种均匀度指数等。以折线图或柱状图呈现不同年份或调查时期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帮助用户了解保护地生物多样性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三、典型应用场景

濒危物种保护:针对大熊猫、朱鹮等物种,系统整合其栖息地植被数据、食物资源分布、个体活动轨迹,制定精细化保护方案(如人工投食点优化、天敌防控)。

外来物种入侵治理:监测薇甘菊、福寿螺等外来物种的扩散速度和区域,通过模型预测其可能入侵的区域,提前部署清除措施。

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在矿山复绿、湿地修复等项目中,系统对比修复前后的物种丰富度、土壤质量等数据,评估修复成效。

应急事件处理:当发生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系统快速定位受影响的物种和栖息地,辅助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如优先转移珍稀物种)。

返回列表
XML 地图